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实验计划
在学校开展具体实验教学之前,我们须从各方面充分准备,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,做细致,为今后的全校推行乃至全区实验推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。
成立项目小组,建立沟通机制:组织成立由各相关负责人和实验学科教师组成的项目小组。项目小组领导负责把握项目实施的整体方向;定期听取实验进展状况,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。各实验学科教师须定期通报进展,协调进度。学校指定一名教师为项目接口人,负责联络和协调工作;信息技术教师为技术接口人,配合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技术人员,进行对软件、资源安装调试等工作。
组建实验班级:1、根据实验学科教师所带行政班级确认为实验班级,针对其进行常规的数字化教学;2、从实验年级中各个班级中分别抽出部分学生,组成一个虚拟班级,通过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部分学科或内容的教学。实验班数量及学生人数,建议与硬件配备情况一致,保证学生人手一机,方便信息化教学工作开展。
确定实验应用计划。学校及实验教师须结合现有教学计划,合理安排教学实验,制定可行性的应用计划。各学科实验教师须上报自己的实验教学计划,经项目实验小组讨论,择优选择几个学科,几种不同课型,以3个月或一学期为限,选择几节校内公开课开展创新教学,以任务驱动来保障实验的推动。择优选择某节公开课面向全区或全市进行展示和交流。
定期总结问题和汇报成果,确定下一期的实验计划。
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在学校具体实验过程中,可提供如下支持:
1、
配合学校老师,完成软件及资源的安装调试工作。
2、
对实验班级学生及老师进行操作等培训。
3、
根据学校提供的学生及教师名单,进行信息匹对,完成虚拟班级的组建及资源梳理匹配等工作。
4、
根据学校提供的教学应用计划,配合学校开展好每一次实验教学课,提供相关的人员及技术支持。
5、
利用现有资源和功能对实验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,提出合理性建议,交由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的各学科专家教授指导;结合老师的教学设计,可按照教师的实际要求,进行资源的定制开发。
6、
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优质教学案例可进行成果展示和发表。《中国多媒体与网络学报》是由清华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刊物。
计划安排表
序号 |
项目事项 |
时间 |
负责人 |
备注 |
01 |
安装调试教学管理软件 |
2013 年 10月 15 日前 |
周波、颜柯 |
其他团队成员协作 |
02 |
成立项目小组 组建实验班级 |
2013 年 10月 15 日前 |
张海燕 |
团队教师担任实验班级负责人 |
03 |
完成相关软件和硬件的安装 |
2013 年10月 25 日前 |
清华同方 |
|
04 |
组织实验班师生的操作培训 |
2013 年10 月 30 日前 |
清华同方 |
|
05 |
实验学科老师开展应用 |
2013.10.30—2014.1.30 |
毛文意 |
形成课堂实用经验 |
06 |
定期总结问题与汇报成果 |
|
王静 |
收集相关照片及资料 |
07 |
阶段性展示交流 |
2014.1.15 左右 |
毛文意 |
|
08 |
成果汇总与发表 |
2013.12.15-2014.1.15 |
毛文意 |
|
|
总结项目成果,确立推广计划 |
2014.1.20 左右 |
周军 |
|